孕晚期侧睡会压到宝宝吗?孕妇每天步行多少步比较好……在孕育宝宝的“升级打怪之旅”上,新手孕妈总有千百个担心。如今,在深圳宝安众银策略,除了医院产科,孕妈妈们有了一个“医生闺蜜”——通过“健康宝安”小程序就能拥有一个7×24小时在线的AI健康管家。
当前,深圳正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深圳卫健系统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全力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锋城市。宝安区卫生健康局深挖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在年初启动全国首个区域医疗人工智能中枢——“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项目,开发落地一批涉及居民看病就医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造福医疗健康已经是“现在进行时”,大大提高了居民看病就医体验感和医生诊疗效率。
40多个医疗AI应用场景落地
在宝安区辖属公立医院、社康中心,AI辅助诊断、病历分析、智能机器人等“AI+医疗”应用场景正悄然改变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宝安区人民医院,“AI病理医生”可“一眼”快速找出宫颈液基细胞学切片上的可疑细胞;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室,AI重症大模型5秒内可生成患者数字画像并预测后续趋势,将抢救响应时间缩短30%。AI+影像、AI+心电图也在多家医院应用,AI影像辅助系统实现病灶“秒级”识别与定位,精度提升40%;动态心电图AI诊断3秒即可捕获心脏危急信号。
在患者服务方面,智能导诊终结“挂错号”,候诊时间缩短40%,诊后管理系统提升随访完成率由63%提升至89%。
“百花齐放”的AI+医疗应用也快速在社康机构上岗。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东塘社康中心的诊室,听译机器人同步将医生和病人对话快速转化成专业的病历记录,病历录入耗时大幅缩减;同时智能识别18类缺陷并自动生成整改路径,质控效率大幅提升。
脑健康和呼吸健康的筛查也有了AI加持。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致死率正在上升,国家级“社区脑健康中心示范建设试点单位”落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星星城社康中心,为居民提供脑健康“防筛诊治管”全程服务;广州国家实验室联合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的重大惠民项目——“呼吸慢病综合防治先导计划——呼吸健康人群沙井队列”已经开展,AI辅助肺结节风险分析、健康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呼吸健康筛查的多个关键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特色智能化方面,中医辅助诊断系统、艾灸机器人也在多家公立医院和社康中心上岗众银策略,提升诊疗标准化水平,艾灸机器人实现精准控温,还能自动吸收油烟味。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辅助诊断、临床治疗、患者服务、医院管理等领域已成功落地40多个应用场景。在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一批289个“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中,宝安区AI医疗6案例入选,位居全市各区之首,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日均处理数据超百万条
宝安区辖属公立医院的年诊疗量超2700万人次,居全市各区之首,规模庞大的临床数据资源是训练医疗专业大模型的“富矿”,但由于缺乏系统治理,难以转化为大模型训练的高纯度数据“精矿”。同时,AI医疗企业普遍面临高质量医学语料短缺的瓶颈,制约了企业模型研发与应用效果。
宝安区委、区政府将医疗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工作谋划推进,统筹发改、财政、卫健、政数等多部门资源,明确“技术攻关+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战略,高效推进全国首个区域医疗大模型平台“宝医数智”建设。
“数据打通是AI医疗产业破题突围的关键,医疗数据专业性、敏感性极高,很多医院面临数据‘不敢开放、不愿开放、不会开放’的问题,这成为医院与企业合作的难点堵点。”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通数据应用堵点,宝安区大胆创新“安全可信、分级共享”的数据治理模式,牵头搭建“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一方面对医院数据脱敏把关,确保仅提供AI训练必需的高价值语料,规避非必要的敏感信息;另一方面,对医企合作全程监控,确保数据的调取和使用安全合规,牢牢掌握数据主权。
AI医疗被列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选派了优秀医务工作者全职参与“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建设,将AI医疗行业的现实需要与医院诊疗的具体场景相结合,建设了基础医疗库、宝安特色库、专病场景库、科室知识库、评测基准库等五大核心数据库,通过医院专家们的参与有效提升数据质量,要的就是“好用”“管用”的医疗语料数据。
“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向所有符合资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放,企业使用平台中的脱敏数据,对自身的大模型产品进行精调,升级产品性能,最终推出成熟的应用场景,既能优先满足辖区居民的看病需求,又能逐步向全市乃至全国的医院推广。
目前,“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整合了宝安区全部公立医院、社康的电子病历、影像数据及权威医学知识库,日均处理医疗数据超100万条,一系列覆盖就诊全流程的应用场景落地实施众银策略,让居民就医体验进入“快车道”时代。
19条硬核举措实现“医企患”共赢
“宝医数智”大模型平台是实现AI+医疗应用场景落地的“硬件”,宝安区今年也同步推出大健康产业腾飞“软件——”《深圳市宝安区扶持人工智能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为《措施》),以19条硬核举措实现“医企患”共赢。
以“1+4+1+3”框架,即“AI引领+四大领域+外商办医+三大支撑”,从算力支持、语料库建设、模型训练到临床应用,提供4大方面19条全链条的政策保障。如对租用智能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的主体,按合同金额的20%给予补贴;对标杆AI医疗项目按实际投入的30%资助等。政策出台,保障和助推人工智能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在鼓励企业创新层面,全面开放精准医疗、医美、康复养老、中医药四大领域应用场景,积极鼓励医院优先采购“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AI创新产品,企业使用平台脱敏数据精调模型可获最高100万元奖励;新获医美Ⅲ类器械注册证、康复器械量产等分别给予200万元、300万元资助,中医药成果转化按投资额50%补贴。
此外,还允许医疗机构通过“转让+约定收益”“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创新成果,设立技术转移部门最高获百万元激励,同步支持干细胞临床研究、LDT检测等前沿探索,目标3年内建成全国领先的医疗AI示范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措施》紧密联动前海,叠加前海税收双“15%”优惠政策,为国际优质医疗资源和国际医疗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对于新设立的民营医疗机构,三级综合医院最高可获2000万元资助,专科医院最高1200万元;新晋“三甲”“二甲”的民营医院,分别奖励1000万元和500万元。医美机构取得3A以上等级评价可获10万元-50万元奖励。
培育医疗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林”
追逐人工智能的超级风口,深圳市宝安区底气十足。
深圳“20+8”产业集群有多个在宝安布局,宝安众多产业业态和应用场景使得产业AI化的空间十分广阔。2024年,宝安区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增加值为56.82亿元,总体产值规模持续扩大。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宝安区拥有大健康产业规上企业143家。
由于医疗行业性质特殊,以往,AI+医疗健康在医工结合上仍待破局。“在AI领域的合作中,医院与企业通常以采购项目或服务的模式进行,往往都是一次性合作,缺乏长期生态共建机制,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效应。”宝安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安区采取“共同研发、持续转化”的方式,将“一次性买树”变为“育苗造林”,推动优质应用场景源源不断开发涌现,培育医疗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林”。
宝安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人工智能引领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加大建设和开放力度,鼓励企业围绕各“AI+医疗”场景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形成“数据增值、医院受益、企业获益、产业集聚”的正向循环,培育“AI+医疗”生态,构建医工融合闭环。
在产业平台方面,目前宝安区已有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医疗器械可用性测试平台及中药应用研究中心两个产业平台。深圳市宝安区大健康产业协会也已于2025年7月批复成立,未来将依托协会平台建立企业服务、医企对接等协同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作为全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吸引高端装备与仪器、机器人产业集群,打造宝安大健康产业园。
医疗健康数据也是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的宝贵要素,宝安区首批超1亿条健康数据,脱敏后将通过产业园实现数据要素流通,助力医疗器械、药品研发和AI大模型训练。该园区也是“数据特区”前海启动区、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大湾区总部、药械化注册辅导服务点。
宝安区筹备设立全市首支大健康产业种子基金,通过政府引导的耐心资本,让医疗机构有信心、耐心和资金进行创新,形成“原始创新孵化--种子基金培育——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些都是宝安发展AI+大健康产业的有力赋能。
医院有序引入AI技术赋能,提升医疗服务质效;企业获取高质量数据和场景,快速打开市场。在中医药产品转化方面,今年7月,宝安区中医院成功转化清薏山楂茶、人参荷叶茶2款茶饮并正式向社会发布;8月,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与深圳麦轩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6款五行酥点系列产品,在优博会上得到市民广泛好评。
腾讯、华为、百川智能、科大讯飞、迈瑞医疗、武智院等多家医疗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机构纷纷表达强烈合作意愿。其中百川智能已成功落户宝安,医工融合、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初见成效,宝安AI全产业链布局为医疗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宝安区卫生健康局已为“AI+医疗健康”描绘出新愿景:1年内推广听译机器人、病历质控等6大基础场景,实现公立医院100%覆盖,诊疗效率提升40%;2年内打造60个可感可知可及的应用场景,建成神经系统疾病辅助诊断模型、老年共病知识图谱与问答模型、孕产妇风险预测等区域级模型;3年内建成全域预防-诊疗-康复链条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促进区医疗健康行业数智化转型,打造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宝安智造”,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助力深圳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宝安样本。
采写:南N视频记者谢萌 通讯员 李树然 孙桂先 苏木东 李安妮众银策略
亿操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